• 资讯
    陈一鸣 (Chade-Meng Tan 'Jolly Good Fellow' )10月31日正式从谷歌退休 说到Chade-Meng Tan 陈一鸣你可能不知道是谁,但是你看到这几张照片,你就知道他的故事了~~ 他是谷歌的107号员工,他的抬头是“jolly good fellow ” [caption id="attachment_9782" align="alignnone" width="600"] Chade-Meng Tan[/caption] 所有去谷歌的名人跟CEO合影不是必须的,而跟Chade-Meng Tan合影变得非常重要了,这样可以证明你是个名人·~:) 开个玩笑,大家可以去搜索下Chade-Meng Tan在谷歌的故事。 这是一位华人~:) 其在linkedin的自我介绍: https://www.linkedin.com/pub/chade-meng-tan/0/11b/bb7 “ I am a Google pioneer, an award-winning engineer, a New York Times bestselling author, a thought leader, and a philanthropist. My work has been nominated 7 times for the Nobel Peace Prize. I met three US Presidents. The Dalai Lama gave me hugs. I spoke at the White House, the UN and TED. Barack Obama said he remembered seeing me on the front page of the New York Times. I had dinner with President Jimmy Carter, drank tea with the King of Bhutan, and sat next to the Prince of Monaco at a movie. Mom said I made her proud. My career goal is to create the conditions for world peace in my lifetime. That's all. ”   Friday, October 23, 2015 Retiring from Google "Knock, knock." "Who's there?" "Not me anymore." Friends, I would like to let you know that I'm retiring from Google. A few months ago, after I celebrated my 15th anniversary as a Googler (which is my version of the "Google 15", since I never gained 15 pounds as a Googler), and as I looked forward to an impending 45th birthday (yes, I am that old, dammit), it occurred to me that I don't have that many years left and I really need to focus on my two most important priorities: mastering inner peace, and creating the conditions for world peace in my lifetime.  Therefore, there are two things I urgently need to give more of my time to.  The first is my meditation practice; I need the practice (3 hours a day, at least) to work towards mastery of mind.  The second is to devote more of my time to the two charities I help lead, both of which have the potential to create the conditions for world peace in one lifetime.  One is the One Billion Acts of Peace campaign, which has the potential to spark a massive global movement to solve the biggest problems facing humanity.  The other is the Search Inside Yourself Leadership Institute (SIYLI, pronounced "silly"), which has the potential to massively scale inner peace, inner joy and compassion worldwide.  I can't think of any work more important for me to do, and given the finite time I have left, I want to devote most of my time to these two priorities.  In a sense, I'm following the example of one of my greatest heroes, His Holiness the Dalai Lama, who meditates for 4 hours a day and spends most of the rest of his time benefiting humanity.  I feel like I can only do a small fraction of what he does, but he inspires me to take this path.  After a lot of careful consideration, I came to the conclusion that now is the time for me to make this major decision. Of course, this decision is bitter-sweet for me.  I'm excited by the opportunity to spend my time and energy on my most important priorities, but at the same time, it is very hard to leave Google.  I absolutely love Google.  I love the company, I love the culture, I love being a Googler and, most of all, I love my fellow Googlers.  I'm tremendously grateful to Larry and Sergey for hiring me (and then forgetting to fire me for 15 whole years), to Eric for being a friend and role model, to the all wonderful people I've worked with (way too many to name individually), and to my string of great managers, especially my current manager, Karen May, the best manager I've ever had.  To all of you who had the misfortune of being my boss, so sorry, and thank you.  And to all my co-workers: you are all amazing, and I'm so going to miss you. My last day at Google will be 31st October 2015, a few days after I turn 45. Frequently Answered Questions Q: Why do you need to meditate for 3 hours a day? A: In a way, I see myself as the meditation equivalent of a full time musician, artist or athlete, who should primarily be practicing for hours a day.  I think the minimum practice time for a full time musician or artist or athlete or meditator should be 3 hours a day.  Specifically, I will be working towards mastering a meditation practice known as Jhana, which culminates in the perfection of serenity, concentration and joy.  In that sense, I'm going pro. Q: Why are One Billion Acts of Peace and SIYLI so important to you? A: One Billion Acts of Peace is a campaign designed to solve the biggest problems facing humanity, such as hunger, poverty, oppression, injustice, and environmental destruction.  Those problems are so big that the only way to solve them is to galvanize all the citizens of the world to work together.  One Billion Acts of Peace has the potential to spark that massive global movement.  We already have the active involvement of 14 Nobel Peace laureates and hundreds of volunteers, inspired 6.6 million acts of peace from more than a million people, gained the support of some giants in the corporate world such as Google and Wells Fargo, and 7 Nobel Peace laureates (led by Archbishop Desmond Tutu) have nominated us for the Nobel Peace Prize.  AND, we are only just getting started!  While Billion Acts focuses on action for the world, SIYLI takes a complimentary approach of spreading inner peace, inner joy and compassion worldwide.  SIYLI's vision is, "Every leader in the world is wise and compassionate, thus creating the conditions for world peace."  It does so, for example, by delivering the Search Inside Yourself course worldwide, including in organizations such as Google and the United Nations.  Search Inside Yourself has been endorsed by the Dalai Lama, former President Jimmy Carter, and many other top global leaders.  In its short existence, SIYLI has already deeply touched the lives of many thousands of people.  Either one of the two approaches has the potential to create the conditions for world peace in one lifetime.  Combined, boom!  I really can't think of anything more important I should be doing, besides meditating for 3 hours a day. Q: What do you do for those charities? A: I'm Chairman of SIYLI and Co-Chair of One Billion Acts of Peace.  In both roles, I expect to continue to live this famous Gandhi quote: "There they go. I must run and catch up with them, because I am their leader!" Q: Shall I donate lots of money to those charities? A: Yes. Q: Are you sad to leave Google? A: Yes, very much so.  When I made the decision to retire, it felt like the most logical thing in the world to do.  But after I informed my manager Karen May of the decision (she is sad, but very understanding and supportive) and started putting things in motion, I started becoming very sad.  Being a Googler has been an integral part of me for 15 years, and I feel that part of me is dying.  While struggling with that sadness, I made another important decision: I decided not to die as a Googler.  If I do not die as a Googler, then my leaving Google is absolutely unavoidable, it is just a matter of time, and therefore, this sadness that I experience is also totally unavoidable, it is just a matter of time.  Since it is entirely a matter of time, I decided it should be at the most logical time, which is now. Q: Does turning 45 have anything to do with it? A: Actually, yes.  There is a part of me who thinks that retiring on or a few days after my 45th birthday is kinda cool.  :)  Plus, the older I get, the more keenly aware I am of my mortality and the importance of fulfilling my mission while I'm still alive (because after I die, it gets harder for me to do stuff). Q: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with all that free time? A: I don't expect to have very much free time at all.  Between 3 hours a day of meditation, One Billion Acts of Peace, SIYLI, working on my next book (currently planned for publication in May 2016), plus my other responsibilities (including being Adjunct Professor at the Lee Kuan Yew School of Public Policy and advisor to various startups), there's not going to be a lot of free time left.  I plan for most or all of my free time to go to my family.  I hope someday to have lots of actual free time, before I die. at 8:47 AM
    资讯
    2015年10月24日
  • 资讯
    云分析企业 Numerify 获 3750 万美金 C 轮融资,致力大数据分析优化企业 IT   云分析服务企业Numerify刚刚获得了 C 轮 3750 万美金的融资,他们从去年9月 开始转向为 IT 运维提供分析应用服务。这次融资之后,Numerify 准备使用监控分析的方式为 IT 企业服务的更高效,更好的实施安保系统。 CEO Gaurav Rewari 说,Numerify 要用分析数据优化用户的服务。比如说,简化服务信息的传递,测试出什么服务适合自动进行,什么适合人工进行。简单来说:就是将企业在Numerify 上的云数据进行计算和分析,可以将多个阶段的数据进行比对,优化企业的服务架构。 在资产方面也会有一些服务,算是帮助公司更合理的管理资产,能在 IT 管理上省一些资金。 其实 Numerify 就是想针对一些越来越庞大的公司做服务,因为随着这些公司的壮大,数据也会越来越多,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消耗和负担,不过问题是,这些公司一大自己就可以建立云分析服务团队了,所以在这一点上,Numerify 要想发展的更好,必须找出自己的优势。 这次融资由 Tenaya Capital 领投,Sequoia Capital 和 Lightspeed Venture 跟投。     原创文章,作者:董雨晴 来源:36kr
    资讯
    2015年10月23日
  • 资讯
    号称全球最智能的办公楼Edge,据说能记录员工的一切信息 阿姆斯特丹有一栋智能办公楼Edge,号称世界上最环保智能的大楼,是建筑公司 OVG 打造的,不过这栋楼的核心智能技术是由德勤开发的手机 APP,它能记录每个人的资料,员工的家在哪儿,开什么车,甚至爱喝什么口味的咖啡,从你早上醒来,就跟这栋大楼连接了。   说 Edge 最智能最环保,因为它的功能实在是太强大。远不止智能 APP 这么简单,它打造了一个全新的工作形式和环境,在 Edge 员工没有固定的座位,2500 人分享 1000 个座位,APP 会针对员工一天的行程来安排,是需要安静的不被打扰的座位,还是开放的相对自然的座位,找到合适的地方后,它会根据员工对光线和温度的偏好调节周围环境。   大楼用的是 LED 面板,耗电量很低,面板上搭载了 2.8 万个感测器,所以能够侦测动作、温度、灯光、红外线等,Edge 的用电量基本是普通大楼的七成,它的太阳能发电量甚至比用电量还要多。 每层楼之间有网状隔板,会将楼层内的废气排到中庭,然后顺着天花板排到室外,所以楼里会一直有新鲜的流通空气。即使是阴雨天,Edge 也能通过调节灯光和玻璃的角度让室内保持明亮。   Edge 大楼的停车场后面有一个混凝土集水区,会积攒一些自然雨水,用于厕所和花园使用,说到花园,这栋楼肯定少不了自然生态系统,大楼北边有一个生态乐园,OVG 为这些动植物搭建了随四季变换的植被带,吸引并且供养了一群城市中有益的昆虫。   放心,老板看不见员工的个人隐私,不会知道大家一年缺了多少次会议,这一点德勤还是向员工们保证了的,德勤秉持 10年 之内能回本的投资都是值得的,他们在 Edge 上的投资预计 8.3年 回本。   来源:36氪,作者:等雨停
    资讯
    2015年10月22日
  • 资讯
    岂止于SaaS?!——“北森测评”更名为“北森云计算” 再显战略野心   (图1) (图2) 近日,HR和软件圈被北森(beisen.com)公司官微发布的两幅广告刷屏了。先是一个具象又抽象的形状(图1),看官们还在浮想联翩之际,又来了一组依然玄乎的数学符号(图2)。而当业界纷纷猜测北森可能又要在测评业务上憋大招时,10月21日,北森公司揭晓了谜底——“北京北森测评技术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北京北森云计算股份有限公司”(图3)。这时,我们才恍然大悟“岂止于测评”的涵义。当然,真正熟悉北森的业内人士都清楚,从“测评”到“云计算”,北森更名的背后绝不仅仅是叫法的改变,其环环相扣的前瞻性战略布局才是此次更名真正的动因。 (图3)   一体化:进军人才管理SaaS,北森岂止于“测评”? 据报告,近年来出于对传统软件功能不足、实施、交付和售后服务不到位的极大不满,已有18%的中国企业逐渐摒弃传统eHR软件,转而选择SaaS。预见到企业在人才管理上的转型将引发人才管理SaaS软件市场的“刚需”出现爆发式增长,北森于2010年正式推出了人才管理云计算软件平台iTalent,致力于为中国企业提供一体化人才管理SaaS软件。   但是,正所谓“喜也测评,忧也测评”,一家从2002年起步的老牌测评服务领导者进军全新的SaaS业务,一开始并不为外界看好,但北森的这一步战略扩张并非无本之木。其实早在2003年,北森就开始率先通过互联网以订阅模式为企业提供人才测评服务,是国内SaaS模式真正的先行者。而后,随着测评等业务范围覆盖了人才管理的全流程,北森意识到测评作为人才识别的工具只是撬动了人才管理的起点,无法完整地解决人才管理的痛点,于是开始着手研发针对企业人才管理的流程性软件。经过几番摸索,2010年北森推出了国内首个一体化人才管理云计算平台iTalent,其首款主打的SaaS产品——北森招聘管理系统也正式面世。但此举并非如当时某些人士猜测的北森要放弃测评业务、专攻软件,相反地,北森通过测评多年积累的人才识别及发展技术与招聘管理软件形成了有机的一体化,使招聘系统这一流程管理软件在优化招聘质量上具有了差异化的优势。   “时至今日,对于早已实现了招聘管理、绩效管理、继任管理、核心人力等多业务一体化的北森来说,‘北森测评’这个名字显然已不能准确地诠释公司的业务。北森的视野也早已不只是测评这一细分领域,而是整个人才管理软件市场。”知情人评论道。   平台化:HR界的Salesforce,北森岂止于“SaaS”?  在业内,北森一直不走寻常路。当一些人以为北森只做测评时,北森却早已提供人才管理SaaS软件;当大家热议SaaS模式时,北森又开发了PaaS平台——BeisenCloud.com。   如北森CEO纪伟国所说:“北森是中国SaaS圈里的另类。”不同于中国SaaS厂商普遍瞄准中小企业的客户定位,北森的目标锚定在大企业身上,并坚定地认为单纯标准化的SaaS产品不足以满足客户需求,更不能完全解决大型企业复杂的业务问题。打造一个开放的PaaS平台,基于多租户的架构确保单一客户可以在平台上进行个性化功能和流程的配置,并允许客户及其他第三方开发者在平台上开发个性化的应用。SaaS的标准化能够降低成本、保证运维水准,而PaaS带来的个性化能够满足企业复杂业务的需求,这才是客户真正需要的价值。北森打造BeisenCloud.com的这一想法和企业级SaaS鼻祖Salesforce打造Force.com平台的战略思路不谋而合。   而展望未来,基于BeisenCloud.com,北森必将着力构建自己的生态体系,通过丰富的外围合作伙伴体系,在产品、服务上满足客户更加广义的一体化业务需求。   但从SaaS到PaaS的战略扩展,北森也可谓是早有准备。“在2009年刚刚涉足人才管理软件的时候,我们的产品就是基于平台化架构来开发的。过去几年里,我们在此基础上逐渐抽象并打造出了BeisenCloud.com,将进一步扩展我们的平台能力,从而更加适应客户个性化的需求。”北森CEO纪伟国表示。   如此说来,BeisenCloud.com作为北森云计算技术整体架构的核心,是北森酝酿多年的产物,更是顺应客户定制化需求的产物。   大数据化:深谙云计算的本质,充分挖掘并释放人才大数据的价值 如果你认为北森只甘心于做HR领域的Salesforce,那可能又错了。“我们其实是比较晚才知道自己做的是SaaS和PaaS,我们只是在不断摸索的过程中,爬过了无数的坑,才摸到了现在这条路。不过庆幸有人证明了我们的路是对的,面对未来,我们有自己明确的方向。”纪伟国说。   而挖掘人才大数据为企业客户提供深入的业务洞察、支持业务决策就是北森云计算未来重要的战略发展方向。   十几年来,北森通过人才测评积累的人才识别与发展技术,并与人才管理软件整合,在平台上沉淀了大量人才数据。而借助BeisenCloud.com上线不久的商业智能平台BTI(Beisen Talent Insights),可以深入挖掘这些人才大数据,进行人才全生命周期的分析与预测。如纪伟国所说,“通过人才大数据的挖掘形成人才迁移地图,帮助企业预测人才流动趋势;形成人才画像,帮助HR在茫茫候选人中锁定最符合企业需要的高绩效人才;建立人才云梯,帮助企业运用涵盖招聘、绩效、培训、继任、发展等过程的数据,对员工进行从入职到培养再到晋升的全人才生命周期的管理。这才是客户能够体验到的云计算带来的最重要的价值。”   始于测评,不止于测评;发于云计算,又将不止于计算。北森的发展历程就是一个不断超越自我的历史,而每一步超越都是在更努力地接近企业服务市场最核心需求的真相。   马云在不久前的“2015杭州云栖大会”上提到:“这一次技术革命是IT时代走向DT时代。我们正进入一个新的能源的时代,这个核心资源就是数据。未来,计算能力会成为一种生产能力,数据将会成为最大的生产资料。但是人类对于内心世界的了解是非常浅薄的,而数据将会帮助人们对自身有巨大的了解。”   我们期待着DT时代下的颠覆性变革,更期待看到变革中的中国互联网企业卓越的身影,无论是北森,还是更多……
    资讯
    2015年10月21日
  • 资讯
    华为软件与微软中国达成 Office 365 相关合作 华为在其首届开发者大会(HDC,Huawei Developer Congress)期间与微软中国正式签署谅解备忘录,期望双方在运营商通信能力和企业协同办公应用中达成合作。   据称,华为统一开放平台 Digital in Cloud 在全球范围内部署有 11 个节点,提供运营商通信能力集成,合作后将与微软 Office 及世纪互联参与运营的 Office 365 达成合作,进一步开发 ICT 企业应用和服务。   华为电信软件数字业务产品线副总裁及聚合运营业务部部长曹一鸣提到:华为此前联合运营商为企业提供连接性服务,而近期行业发展让他们开始寻求业务层机会。相比传统大企业的定制化需求,业务层要求可复制性和标准化,最终和行业咨询师一起选择中小企业中最基础的办公协同服务,利用运营商现有的销售和服务能力,整合华为和微软的服务订阅与出售。   微软方面,Office 应用产品市场部总经理 Jared Spataro 指出,微软在全球范围内面向大客户已经有很成熟的内部直销团队,但中小企业因为地缘的关系需要在不同地区选择当地合作伙伴。华为对中国市场销售和渠道的了解,以及通信服务、开发生态领域的优势,是微软与其达成合作的原因。   微软新 CEO Satya Nadella 上台后对中国、印度等新兴(以往不规范的)市场表现出明显关注,但 Azure、Office 365 和 Office 套件在国内遇到中小企业销售、支付和相关整合服务方面的短板,与世纪互联合作可解决后续服务和部分牌照问题,本次与华为签约则依仗后者的客户群体和产品打包整合、销售能力。   来源:36氪  ,作者:sinCerus
    资讯
    2015年10月21日
  • 资讯
    八爪网络升级为国内首家招聘O2O公司,传统猎头业务被估值3个亿人民币 日前,深圳八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八爪网络”)通过现金以及股权置换相结合的方式整合了CSDN的招聘业务,整合的业务主要包括中国最大的线下IT人才猎头——上海科锐福克斯人才顾问有限公司(简称“科锐福克斯”),以及其它线上业务线上招聘。在重组交易中,科锐福克斯被估值接近3亿人民币。重组后的公司将是一家包含猎头O2O交易平台(猎必得)、企业招聘管理软件(雇得易SaaS软件)、猎头机构业务软件(云猎SaaS软件)、猎头创客空间(云猎空间),以及传统线下猎头业务四位一体的招聘O2O公司!在全球经济下行,以及中国经济放缓的大环境下,八爪网络创始团队为什么要整合一传统线下超过200多人的体量的猎头公司?带着这个问题,记者采访了八爪网络创始人CEO李炯明。记者:李总,在全球经济下行以及中国经济有可能进入长期“低迷”的新常态,您为什么整合一家体量这么大的传统猎头公司?李炯明:我个人认为,这是招聘服务行业最好的创新时机,新的互联网文明“连接、开放、分享”以及分享经济为招聘创新带来了一些新的思路、新的视野。不管是以美中两国的AirBNB、Uber、滴滴出行等为代表的独角兽,还是以房多多、链家地产,土巴兔等为代表互联网+,他们都是建立在分享经济上的创新,招聘服务的重大创新机会也在于此。整合传统线下猎头,它可以成为Offline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八爪网络公司对标“链家地产”,我们要做猎头行业的“链家”!记者:能不能具体谈谈,分享经济如何应用于招聘服务创新,具体如何创新?李炯明:我们知道,滴滴出行、Uber他们已经改变了个人交通、个人出行模式。个人城市交通之前很大一部分依赖于政府统一管制下的出租车,服务提供方高度集中,或者说服务提供方高度中心化,服务质量改善、服务评价都没有办法建立在需求与供给双方的服务闭环上,导致整个行业服务质量差、响应慢、资源浪费、需求与供给不对称等等。同样,企业的招聘服务,尤其是猎头服务过往只依赖于两三家猎头机构,服务效率低、服务质量差,猎头服务体验非常不好,这也是由于服务提供方分布离散性不足导致的!任何一家公司招聘重要人才,应该让几十家、上百家猎头的顾问来“抢单”,并且在猎头交付过程中建立双方行为的评价体系。直白一点说,猎头招聘也需要Uber式的变革创新。记者:为什么说,企业就需要Uber模式的猎头服务呢?李炯明:任何模式是否靠谱,关键看这个模式能否改变用户痛点,是不是用户刚性需求。首先、招人难,招到优秀的人很难……这么说吧,猎头招聘也是企业“消费性”需求了,任何一家公司几乎都需要猎头招聘服务。中小型公司找不到优质的猎头机构合作,优秀的猎头公司不愿意与创业型、小微公司合作;大型企业为管理很多猎头服务供应商发愁。阿里巴巴每年签约合作猎头机构有120多家,签合同都签到手软,更何况还需要进行服务能力调查,商务谈判,过程管理等等不必要的管理性活动。原则上,阿里巴巴只需要与“猎必得”这样平台签合同即可。记者:Uber模式猎头平台对猎头机构、猎头顾问有什么好处呢?李炯明:中国目前猎头机构有2万多家,猎头顾问从业者有20多万人,这个行业人均产值不高,顾问年产值才区区20万,因此中国猎头服务市场每年大约400亿人民币。中国猎头机构80%是20人以下的小微企业,由于规模太小,每家公司也不太可能签约很多雇主企业客户,签多了交付不了,另外由于公司规模太小很难签得到大型知名企业。首先,这个平台可以帮助他们获取更多客户,零成本获取客户。其次,猎头顾问在这个社区化的平台上可以分享资源,分享冗余候选人,以及交流技能等。第三、这个平台可以实现企业方行为在线化,提高猎头的交付过程控制欲效率,传统线下猎头周一一半都需要45-60天,在猎必得这样平台2~3周就搞掂。记者:整合CSDN的线上线下招聘,CSDN有3000多万注册用户,并且几乎都是IT人才,您为什么不继续做一个“IT垂直招聘网站”?李炯明:CSDN的小伙伴们也做了一些尝试,试图做IT互联网人才垂直招聘网站,不太成功,我认为行业分类垂直招聘网站是一个伪命题!前几年,Google,百度很火的时候,很多人异想天开地要做“行业垂直搜索引擎”,有活下来的吗?任何招聘网站离不开给电梯、地铁送广告费而换来寥寥无几流量的宿命,“广告——流量——转化率”这个模式行不通了。服务连接,服务交易平台化,这是招聘创新最有可能的方向。记者:在整合CSDN招聘业务之前,八爪网络已经开始向企业提供SaaS模式在线招聘系统,企业“云应用”系统未来与猎必得平台如何融合?李炯明:坦率地讲,我们团队做雇得易(在线招聘系统)的“初心”是为了实时采集到企业的招聘需求信息,2009年,我们在没有做全功能的招聘应用系统之前,我们做了一个职位搜索引擎,为了获得企业实时招聘信息、职位信息,我们才做了全功能的SaaS系统。企业级应用的“工具性”价值是有限的,任何一个企业级应用必须是一个开放性系统,能够连接到外部服务,连接到具体的服务交易平台。美国20-30亿市值的企业SaaS的宿命都是被整合,中国的SaaS应用必须有中国自己的路径,我认为应该跳跃过“工具阶段”直接到“服务连接平台”。衡量招聘系统好不好,首要的衡量维度是这个系统能否连接到外部招聘服务,其次才是是否具备招聘过程管理内部协同、规范化、数据化等功能。雇得易与猎必得融合很简单,通过开放性接口(API),或者统一的登陆身份账号。记者:据说,在整合了CSDN的招聘业务之后,您还计划投资3000万来建立中国第一家猎头主题的创客空间,为什么创建云猎空间?李炯明:是的,我们在深圳蛇口建立了国内第一家1600多平米的猎头主题创客空间——云猎空间。准确地讲,我们投资3000万不只是创建猎头创客空间,我们是“中小猎头助力计划”。任何一家不超过20人规模的小微猎头,只要他们愿意在猎必得平台上做单,如果他们申请加入我们的猎头“微生态系统”,我们可以提供免费的猎头业务管理软件(云猎SaaS软件)、免费的人均8平米的5A级办公座位,免费的线上线下“云猎课堂”的知识技能公开课,我们认为只有全心全意全力帮助中小猎头机构以及猎头创业者成功,猎头O2O模式才有价值,Uber猎头才有可能成功。  记者:谈谈,您对中国招聘行业的看法吧?李炯明:呵呵,对中国招聘行业没有看法,我们觉得应该专注做好一件事情,过去我们做了10多年的线下招聘,也做了5~6年企业招聘SaaS系统。企业招聘是一个长业务链,招聘的效率高不高,与某一个渠道是否有效率无关。中国企业招聘管理在线化程度太低,我们试图建立一个相对闭环的生态系统,以猎头服务交易平台“猎必得”为中心,同时向企业、猎头机构免费(或微收费)SaaS系统雇得易、云猎软件,帮助企业、猎头机构实现招聘业务互联网化、数据化,中国需要有人去干这样的事,非常需要有这么样的一家公司!记者:最后,我想与您确认一下,听说八爪网络至今还没有对外融资一分钱,但目前营业收入接近个把亿,是不是明年直接上新三板、创业板?李炯明:哈哈,这个问题好敏感!首先、我们八爪网络的确没有对外融过资,之前有机构希望向我们投一笔钱,我们管理团队认为时机不成熟。在2015年Q4或明年初,我们可能做一轮融资,上新三板、创业板这些还没有日程,作为创业者,我们还是踏踏实实先做好事情吧!记者:谢谢您接受访谈,希望八爪网络能够推动中国招聘创新!李炯明:谢谢,谢谢。受访者介绍James/李炯明八爪网络 科锐福克斯,创始人CEO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累计15年以上招聘领域从业经验。旗下的产品雇得易(Hirede)是国内云招聘系统领导者之一,科锐福克斯(Careerfocus)是中国最大的IT、互联网人才猎头招聘机构。个人与团队愿景:连接招聘,连接服务,连接人。原文来自云猎
    资讯
    2015年10月19日
  • 资讯
    HRTech一周(10.12–10.18):未来某一天,你可以在任意地点办公 以下是HRTechChina为您整理的上周(10.12–10.18)人力资源科技行业精彩动态。上周的人力资源科技行业一周动态我们将分为三个板块,分为一周热文、一周融资/收购报道、以及一周产品报道。   如对HRTech方面有自己的见解、作品以及资讯,也欢迎大家投稿至tougao@hrtechchina.com   一周热文   【HRTechChina专稿】2015年9月人力资源科技行业投融资小结 2015年8月,HRTechChina共收录了19家人力资源科技行业投融资信息以及1家收购信息。投融资信息分别为:国内10家,国外9家。同时,编辑又把人力资源科技行业再进行领域细分,本月收录的细分领域涉及:招聘;CRM;在线教育;大数据;协同办公;法律等几大类。   详细内容链接:http://www.hrtechchina.com/archives/9592       未来某一天,你可以在任意地点办公 随着科技的发展,一些公司特别是科技公司的办公模式发生了变化,远程办公不再是科幻电影里的故事情节。Toptal的负责人Luboš Volkov就远程办公谈了他的看法。   详细内容链接:http://www.hrtechchina.com/archives/9530      “技术泡沫”来临,科技创企将何去何从 Rob Hayes真的很不喜欢“技术泡沫”这个词。在他眼里,技术泡沫总会定期出现。在出现技术泡沫的那段时间里,会大量出现各类新的初创企业;也会出现对大片公司进行泡沫估值的现象。但对于风险投资机构First Round Capital的合伙人Rob Hayes来说,这些已经见怪不怪了。   详细内容链接:http://www.hrtechchina.com/archives/9554     caoz:创业公司如何做好信息安全 基本上云平台操作系统上的安全性是比较有保证的,当然 100%这话不能讲,但是只要有重要的安全公告出来,补丁还是很勤快的,而且如果出现新的漏洞,较好的云服务商多半会帮你做一次检测并发邮件提醒你,这几乎已经是行规了,你只要注意邮件提示一般不会错过重大的问题。部分云服务商还会提供额外的安全检测和系统入侵防范的一些功能选择,前段时间阿里云出了一个较大的故障,就是因为其防入侵的系统出现了一个明显 bug,这个事情你分两面看,出问题当然不好,但是不出问题的时候这个功能还是能救你一命的。   详细内容链接:http://www.hrtechchina.com/archives/9536     硅谷悄然而起的流行:在管理上干掉CEO! 关于Holacracy,之前有的媒体翻译为“合弄制”、或者“无领导管理方式”,其本质是一种基于公司任务的管理模式,而不是传统公司采取的标准的层层报告的管理模式,它强调更加民主、相互交集且自我管理。从这篇来自Medium员工的分享里,我们惊讶地发现当他们长篇累牍地谈论公司管理与增长时,“CEO”这个词没有出现一次。这或许也是“无差异自治”的一个重要特点——从某种程度上,是要在管理上消灭CEO,或者让TA变得不再那么必要、不再无处不在。   详细内容链接:http://www.hrtechchina.com/archives/9612      一周融资/收购报道   员工医疗保险服务公司Hixme完成1014万美元A轮融资 公司成立于2014年,总部设在加州的阿古拉山。 本次领投的公司为Kleiner Perkins Caufield & Byers。 该公司通过鼓励公司将本该公司为员工缴纳的医疗保险金发放给员工使员工使其选择更符合自身情况的医疗保险类型。   详细内容链接:http://www.hrtechchina.com/archives/9595     员工交流平台Reflektive获得350万美元种子轮投资 该公司成立于2014年,总部位于旧金山。 本轮的投资者为Andreessen Horowitz、Lars Dalgaard、Beresheit General Partner Ltd。 该公司致力于为雇佣者和雇主建立一个及时有效的交流和工作反馈平台,目前包括Pinterest, Glassdoor, Lyft, Optimizely, Instacart 和Thumbtack等公司均在使用Reflektive来管理员工。   详细内容链接:http://www.hrtechchina.com/archives/9598     做国内的Docker的“灵雀云”获千万美元级A轮融资,未来将进入美国市场 灵雀云透漏,近日完成千万美元级 A 轮融资,由宽带资本领投,高榕资本跟投。 灵雀云在做国内的 Docker 部署平台。   详细内容链接:http://www.hrtechchina.com/archives/9582     戴尔670亿美元敲定科技行业最大并购案 创始人发公开信 10月12日,戴尔公司发布声明称,同意以670亿美元收购数据存储公司EMC。这相当于戴尔以每股33.15美元的价格收购EMC,这较EMC10月7日的收盘价高出28%。 此次并购成为科技行业最大规模的并购案,新的计算机巨无霸就此诞生。这笔交易打破芯片制造商Avago Technologies以370亿美元收购博通的科技界并购记录。   详细内容链接:http://www.hrtechchina.com/archives/9609     投行们想用来扳倒彭博的 Symphony 再获 1 亿美金融资,Google 确认有份 由高盛等主流投行牵头创办、主打安全的即时通讯平台Symphony今天宣布再获 1 亿美金投资。除了前期投资者 Societe Generale 和 UBS 等投行继续追加投资,Google 也参投,36 氪之前报道的消息也得到了证实。 Symphony 是一个主要应用于金融领域即时通讯工具。   详细内容链接:http://www.hrtechchina.com/archives/9619     Zendesk 以 4500 万美金收购 BIME Analytic,拓展智能客服 Zendesk 以 4500 万美金收购了 BIME Analytic 的母公司 We Are Cloud ,这就代表着 zendesk 将进一步提升它的智能云服务能力。 BIME Analytic主要是一家做在线智能客服的公司。   详细内容链接:http://www.hrtechchina.com/archives/9636     背景审查公司Checkr B轮融资3000万美元,由Y Combinator领投 去年十月时曾报道,Checkr 获得 900 万美元的 A 轮融资。最近,有消息称,Checkr 获得 B 轮融资 3000 万美元,由 Y Combinator 领投,估值 2.5 亿美元。 Checkr 是一家提供背景审查服务公司。   详细内容链接:http://www.hrtechchina.com/archives/9631     提供企业人工智能服务的 EverString 宣布获得多家机构 6500 万美元 B 轮融资 今日,通过人工智能为企业预测潜在客户的公司 EverString 宣布获得多家机构 B 轮融资,融资金额共计 6500 万美元,投资方包括了美国的 Lightspeed,欧洲的 Lakestar, 中国的真格,IDG 等 VC 及中国投资机构万得资讯。其中 Lightspeed,真格,IDG 都参与了之前的 A 轮投资。 去年A 轮融资后,EverString 上线了基于人工智能预测客户的产品,利用企业内部销售数据,结合每天动态变化的全球新闻数据,企业公告数据,Twitter,Facebook 等外部数据,来进行认知运算,为企业预测潜在客户。   详细内容链接:http://www.hrtechchina.com/archives/9622     利用大数据自动匹配内部人才和职位的法国公司 Clustree,再获 290 万美金融资 Clustree宣布获得了来自Alven Capital 和其他天使投资的 290 万美金融资。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7月,Clustree 获得的 76 万美金的种子融资也是来自他们。 Clustree是一家利用大数据,为大公司中合适的职位自动匹配合适人选的法国创业公司。   详细内容链接:http://www.hrtechchina.com/archives/9658     企业级SaaS服务公司“笨鸟社交”获坚果资本首轮数百万美金投资 2015年10月15日消息,企业级SaaS服务公司笨鸟社交今日宣布完成首轮百万美金级投资,此轮投资方是国内知名风险投资机构坚果资本。 坚果资本是一家以追求价值投资与品牌投资为核心理念的全国性新锐互联网风险投资公司。   详细内容链接:http://www.hrtechchina.com/archives/9640     职业梦收购职业笔记 紫辉创投郑刚追加投资 10月15日,金融垂直招聘及社交平台职业梦今天宣布全资收购中国最大商科求职资讯平台职业笔记,同时获得紫辉创投在此基础上的追加投资。 职业梦成立于2014年10月,专注金融垂直领域的招聘和培训,致力于为国内外金融机构提供更加高效的招聘服务、为金融人才提供更加专业的职业发展辅导和顶尖的职位。   详细内容链接:http://www.hrtechchina.com/archives/9668     B2B在美国还不火,做中小企业采购的Kinnek获2000万美元B轮融资 Kinnek公司刚刚宣布获得来自Thrive Capital的 2000 万美元 B 轮融资。 Kinnek是一个帮中小企业做线上采购的 B2B 平台。   详细内容链接:http://www.hrtechchina.com/archives/9672     国内一周产品报道:   英选 网址:http://beta.linktion.cn/?utm_source=itjuzi.com 创立时间: 2015年7月 创始人:李益仪 报道链接:http://www.hrtechchina.com/archives/9585 简介:英选是一家互联网产品外包开发平台,开发者入驻平台,平台帮需求方匹配合适的独立开发者。深圳市自由邦互联网有限公司旗下产品。     Offering 网址:http://www.myoffering.cn/?utm_source=itjuzi.com 创立时间: 2015年4月 创始人:邵帅 报道链接:http://www.hrtechchina.com/archives/9589 简介:Offering是一个专注于大学生群体的C2C职业咨询和轻社交平台,为在校大学生对接贴合自己的offer大拿和职场榜样,提供求职指导和咨询服务。   好工人 网址:http://www.haoworker.com/ 创始人:聂景云 报道链接:http://www.hrtechchina.com/archives/9602 简介:好工人是一款专门针对建筑行业整合劳动力资源的平台。      百一测评 网址:http://www.101test.com/ 创立时间: 2014年6月 创始人:王熠航 报道链接:http://www.hrtechchina.com/archives/9626 简介:百一测评是一个职业技能题库,提供校园招聘在线笔试、社会招聘技能精准探测、培训和晋升考试服务。      薪人薪事 网址:http://www.xinrenxinshi.com/ 创立时间: 2015年5月 创始人:常兴龙 报道链接:http://www.hrtechchina.com/archives/9643 简介:薪人薪事是一个薪酬管理SaaS平台,专注于为创业公司和中小企业提供服务,目前支持在线上进行员工信息管理、薪酬自动计算和发放、社保和公积金对接、人力成本分析等功能。      90设计 网址:http://90sheji.com/ 创立时间: 2015年 报道链接:http://www.hrtechchina.com/archives/9664 简介:90 设计想要为电商设计师、美工免费提供灵感和素材,将来还想做成一个电商社区,为电商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环球人脉网 网址:http://www.hqrm.cn/?utm_source=itjuzi.com 创立时间: 2011年12月 创始人:郭吉君 报道链接:http://www.hrtechchina.com/archives/9687 简介:环球人脉网是一个面向职场人士的商务社交网站。        
    资讯
    2015年10月19日
  • 资讯
    做互联网人才拍卖的“JobDeer”竞鹿本月底停止运营,直接原因是融资没搞定 据创始人Easy(陈理捷)不久前自己发布的微博以及JobDeer发送的邮件,我们不得不遗憾的再次报告一个产品的死亡。   JobDeer是一家互联网人才竞拍网站,隶属于北京极客优才科技有限公司(快简历),上线于2014年6月,曾获得创新工场数百万元的天使轮投资。和它的同伴“快简历”CEO直招不同的是,JobDeer从求职者的角度切入,帮助他们与企业对接。在这方面它还做过竞拍、匿名推荐之类的尝试。   站在求职者的角度来竞拍和推荐,让这家公司做的事情有那么些特别:   它可以让求职者在8小时内应聘2000家公司,不需要花时间去筛选公司投简历。   另外,只需要上传简历,就有人才顾问来帮你修改简历、准备匿名推荐信、和你沟通求职意向,并将招聘方发回的面试请求排序和推送给你。   在这样一种模式下,Jobdeer对求职者免费,但会对招聘方收取部分费用。此外它还会通过与公司签署协议,收取佣金来盈利。   但究其停止运营的原因,Easy的微博坦白的说是融资没搞定,由此看来,也许运营中公司的财务状况并不理想。   来源:techdaily
    资讯
    2015年10月19日
  • 资讯
    【招聘第三方】2015年10月动态(上期) HRTechChina编者注:此文作者为奶兄(来自公众号:小奶嘴),授权HRTechChina发表。 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公众号,单位如需转载,请备注作者以及出处。如对HRTech方面有自己的见解、作品以及资讯,也欢迎大家投稿至tougao@hrtechchina.com     以下内容是奶兄为大家搜集罗列的关于招聘第三方的最新动态。10月份上期将为你带来聘宝、同窗兼职、我礼物/心福利、职业梦、好工人、51精英网、爱伙伴等招聘第三方的最新动态与奶兄微点评。微点评仅仅代表奶兄个人观点,欢迎各位指正纰漏与拍砖。   关键词-融资 1、聘宝 招聘推荐服务平台“聘宝”获得洪泰基金近千万人民币Pre-A 轮融资。目前“聘宝”拥有8000家企业用户,1000家签约付费用户。   “聘宝”创立于2013年9月,总部位于四川成都,是一款大数据猎头服务应用。企业在“聘宝”系统中录入招聘需求,聘宝收到招聘需求后进行解析、匹配,并将算法认为匹配的3-5位候选人推荐给企业。过程中聘宝会记录用户行为、分析用户喜好,以便下次推荐更符合用户需求。   体验地址:www.pinbot.me 【奶兄微点评:奶兄在今年年中的时候在成都见过聘宝的创始人方圆,了解了下聘宝的运作模式和现状;他们类似于e成、图谱、枇杷派等,做ATS前端的搜寻平台;简历来源于各大招聘网站、猎头等,然后利用机器算法技术手段来筛选简历、向企业推送人才。聘宝本来是和某家平台在谈合作的,不知道什么原因没有谈拢,然后迅速的自己谈了融资,获得了千万的投资,接下来怎么玩,考验方圆了。】   2、同窗兼职 大学生兼职平台同窗兼职在9月份完成400万人民币的天使轮融资,由知名投资人领投、基金跟投。   同窗兼职是一款致力于为大学生提供安全有保障的兼职工作机会的app,兼职业务主要涉及商业兼职、公益兼职、旅行兼职等服务。该app已经覆盖天津上海南京等5个城市,计划融资后进入全国15个城市。   同窗兼职2014年成立于天津,CEO林标祥、联合创始人张磊。   体验地址:www.tongchuangjob.com     3、我礼物/心福利 据心福利/我礼物10月11日微信公众帐号文章透露,员工福利平台我礼物已经融资一个亿,准备在员工福利、礼物市场重新定义未来的商业格局。   体验地址:www.woliwu.com 【奶兄微点评:奶兄与我礼物CEO陆晓霖确认,的确已经融资一个亿,我礼物已经估值十个亿,我礼物准备拿一个亿来补贴市场,具体的方案后续会公布;小疯(圈内人都这么叫他)是从礼品行业出身的,无意杀入人力资源行业员工福利这块市场,我礼物/心福利经历团队三年的打磨,4.0版本已经成为各家企业企业文化建设、员工福利建设的首选,目前有心福利app(同事圈功能,可互赠虚拟礼物)、微信端(随时随地体验企业福利)、pc端(老板祝福视频、给家属的信、免费的水果打车购物券等)几种入口方式。奶兄多次和小疯私下交流,小疯是个非常有激情敬业的创业者;目前国内的员工福利平台也非常的多,比如易福网、CDPlife、中智关爱通、福利通、我来网、东福网等。】   4、职业梦 10月15日金融垂直招聘平台职业梦通过微信群进行了在线发布会,宣布全资收购职业笔记,同时职业梦也获得了知名风投紫辉创投在此基础上的追加投资。   职业笔记是一家为大学生提供求职帮助的网站,不同于招聘网站,职业笔记侧重于提供有价值的职场资讯,帮助大学生真正得到合适的工作机会,并着眼长远的职业发展。   职业笔记是由紫辉创投早期投资的中国最大商科求职资讯平台,拥有全国排名第一的商科求职资讯微信公众号“G.P.A”和相应的职场资讯APP“职业笔记”。收购完成后,职业笔记原有股东权益将进入职业梦,同时紫辉创投也将立即对职业梦进行了追加投资。   体验地址:www.careerdream.org 【奶兄微点评:记得9月下期奶兄分享过面包求职这个项目,我在朋友圈发完信息,就有招聘圈大佬暗示我想投资这家公司;现在很多的大学生求职类的招聘项目大都偏求职咨询类(比如实习信息、校招信息、宣讲会信息),奶兄觉得应该会出现一两家大学生校园招聘大数据查询平台,包括宣讲会信息、学生信息、学校及专业信息、过往就业和薪资信息、辅导员班主任信息、宣讲会场地及收费信息、行业和公司信息等,学生一站式的进行实习、求职服务;但是光有信息咨询还是不够的,未来也许提升大学生就业求职能力的项目会是一个不错的方向(甚至是毕业在职的人群,结合职业规划)。所以综合来看职业梦收购职业笔记,以及未来更多的收购合作,打通金融行业职场的上下游,非常值得期待。】   关键词-上线 1、好工人 针对建筑工人的垂直招聘app好工人近日在东莞悄然上线,在建筑业从业多年的创客聂景云试图通过打造互联网+农民工的平台。   目前好工人app已经覆盖东莞230+建筑工地,签约施工队1000+。   平台希望把企业、班组队伍、工人三方信息有机结合;对于企业,平台联动第三方机构签署信用协议对其进行制约,确保工程款准时发放,另一方面平台通过诚信认证、评分系统为其提供优质的施工班组队伍,保障项目工程质量。平台为班组队伍其提供诚信项目,并确保企业方及时支付工程进度款及时到位,另一方面平台为班组队伍输送优秀工人,并监督班组队伍准时发放工人工资,避免劳资纠纷;工人在平台上可以自由选择优质的工程项目,在保障基本劳动权益的同时,实现更高的劳动价值。 【奶兄微点评:奶兄也是无意知道这个项目的,因为奶兄的一个初中同学投了点钱做这个项目,一次饭局上了解到这个项目。至于建筑行业垂直招聘app后续发展如何,还得观察;毕竟目前只是覆盖东莞一个城市,而且用互联网+的方式来解决建筑行业拖欠工程款的问题会不会只是个美好的愿望呢?!】   2、51精英网 51job旗下51精英网推出精英竞拍汇,10月26日启动开发专场。   体验地址:www.51jingying.com 【奶兄微点评:奶兄在朋友圈转发51精英网的精英竞拍汇H5,有人吐槽这其实就是RPO专场不是竞拍模式,有人吐槽流程不够清爽,有人吐槽51精英网居然也用易启秀做H5;还有人呼吁招聘同仁应多关注业内大亨参与的招聘渠道创新,至少带着雄厚人才资源入场,不像一些纯概念发起的招聘模式渠道,甚至都浪费企业用户的参与工作量。】   关键词-互联网+ 1、爱伙伴 给大家介绍一个员工离职预报平台爱伙伴,依托于专有简历全网追踪和大数据分析引擎,可以发现90%以上员工离职前的动态信息。   爱伙伴由巧达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出品,创新工场A轮投资,目前团队130+人;如果某企业是爱伙伴的用户,只要公司员工近期有更新投递刷新简历行为或是员工简历被别家HR、猎头查看,这些动态大部分会被巧达大数据分析引擎发现,并把状态通知公司管理者。   体验地址:www.qiaodazhao.com 【奶兄微点评:奶兄看完评价就是好牛逼的样子;且看我朋友圈好友点评,有人说如果hr用自己也属于被监控的人群,给猎头用最好一下子就能找到有跳槽可能性的人;也有人评价这个应用市场有限;还有人评价公司与其花钱和花心思去买这样子的服务还不如好好改善待遇和企业文化,然并卵;奶兄之前和很多ATS厂商老板沟通过,他们做不到同步更新简历,也即候选人在某网站更新简历,ATS的简历也随之更新;我很好奇爱伙伴的大数据分析引擎是如何做到与各网站简历库同步更新的,而且这些招聘网站愿意把数据库给他们同步,再个很多求职者投诉招聘网站会“帮助”求职者自行刷新简历,这怎么算?;而且奶兄个人觉得更新刷新简历、投递简历是个人行为又不是什么可耻的行为,奶兄在工作当中也遇到某些领导要求搜索哪些员工刷新简历,做为员工来讲知道这种行为肯定会骂某些领导SB,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员工要跳槽你防不胜防的。】     【关于奶兄】 我不是大V也不是大师,我是草根,我是屌丝,我是奶兄,我为自己代言。 欢迎各位关注奶兄的“小奶嘴”,让我们一起愉快的玩耍。      
    资讯
    2015年10月16日
  • 资讯
    职业梦收购职业笔记 紫辉创投郑刚追加投资        10月15日,金融垂直招聘及社交平台职业梦今天宣布全资收购中国最大商科求职资讯平台职业笔记,同时获得紫辉创投在此基础上的追加投资。   职业梦联合创始人朱超表示,职业梦全资收购职业笔记后,职业笔记原有股东权益将进入职业梦,同时紫辉创投立即对职业梦进行追加投资,职业梦在未来还将会有更多的兼并,打通金融职场的行业上下游。紫辉创投合伙人张甜先生表示,本次收购完成后将由职业梦创始人黄海和朱超共同负责公司和业务运营。   职业梦成立于2014年10月,专注金融垂直领域的招聘和培训,致力于为国内外金融机构提供更加高效的招聘服务、为金融人才提供更加专业的职业发展辅导和顶尖的职位。(麻杆)   来源:新浪科技
    资讯
    2015年10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