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能
对于异步/远程工作,最重要的技能就是“过度沟通”
编者按:对于远程工作,尤其当团队内大家的工作时间还不一致时,良好的沟通显得尤为重要。沟通要及时、有效、事无巨细,甚至可以称得上是“过度”,更有利于任务的完成和良好团队氛围的构建,避免工作重复或出错。这篇原题为<Overcommunication is required for async/remote work>的文章中,作者向我们介绍了他在远程又异步的工作环境下是怎么做到“过度沟通”的,希望能对类似的工作团队能够有所启发。
在Arkency我们的工作大部分是远程的。远程工作只是我们异步工作的一个副作用。
让我们来看看这在实际中意味着什么。
异步意味着不管你选择什么时候工作,你在工作或休息时,团队中永远都有人还扑在项目上。
异步意味着你和同事之间的工作任务是独立的,旁人无法插手你的工作。
远程工作不代表一定就是异步的。你仍然可以规定统一的工作时间。在那种情况下,团队之间的工作可能互相重合。就好像在办公室里工作一样,你永远都有机会打断正在工作的同事。
异步工作是工作乐趣的起点。异步工作是工作效率的起点。
我有时候会听见别人说——“我不适合远程工作”。我偏向换种表达方式。
异步工作,就像远程工作一样,需要一定技巧。你可以选择去学学看,不学也无碍。你不需要特别的才能来支持你的异步/远程工作,它需要的是熟能生巧。决定权都在你手上。
异步工作实际上是一系列技能的组合。其中最重要的技能之一是——过度沟通(over communication)。
如果没有过度沟通,你很难完成异步工作任务。
实际上,“过度沟通”用语有些宏大,并不是很具体。
过度沟通最基本的要求是我需要与团队中的其他人交代我在干什么。团队中的每个成员都要能随口说出同事们的工作内容:“哦,你说张三呀,他在做XXX呢”
我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达到我的目的:
在待办事项中创建自己的工作目标
持续推进自己的工作计划,同组的人可以看到我在做什么、目标描述是怎样的。我十分推荐在项目的Slack上开启任务提示!
随时在Slack上更新自己的工作动态,比如:“多嘴一句:我在修复这个租户过滤的bug呢。”
这只是最基本的要求。
最大能做到什么程度?当你的工作方法出错,团队中的其他人能指出并且帮助你解决。
这就不仅需要你告诉成员们你在做什么,还需要告知他们你打算怎么做。除此之外,你还要随时更新工作的进程,让团队中的每个人都能了解你的工作内容。
这要怎么做?
当我创建自己的工作任务时,我要附上自己对于这个任务的理解(在Slack上)
我需要给出这个任务大致的To do List。可能写在项目的待办事项里(比如Trello)或是在Slack上随手记下来
我需要对这个任务完成有一个预估
在项目Slack中记下工作过程中的每一次更改
记下在工作中我认为有趣的点
如果在工作中找到新的功能性bug,创建新的工作任务
记下我接触到工作中的技术要点
如果任务能够很轻松快速地完成,就先把事情做完,再完善一下
l写博客记录下你对问题的解决办法和心得(当然是在不泄露工作机密的前提下)
异步工作不是说我们有意错开工作时间。经常的情况是仍会有几人在同时工作。我的队员们可以看到我的留言,他们可以选择看也可以选择不看,他们可以选择不回复,或是选择马上回复,也不是不能过一会回复:这都是他们的选择。
我有可能做一些蠢事(经常如此),那他们就会马上告诉我。如果我做的事情已经偏离预期,他们会及时纠正我。
在我们的案例中,不只是项目成员内部互相帮助,其他团队的成员也会对我们的工作进程表现出关注。他们也逐渐熟悉了我们的项目内容(这对于未来可能的人员流动是有益的),也可以为我们提供帮助。如果我的工作完成的很棒,他们也会向我学习。
过度沟通就像现场配对最棒的部分,不会有人感到不舒服。这种工作方式让我感觉好像和一群朋友在一起,只要我开口,他们总是不遗余力地帮助我。
沟通愉快!
编译组出品。编辑:郝鹏程
本文来自翻译:blog.arkency.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36kr.com/p/5077588.html
-
技能
友求:突出职业与技能标签,以出售服务为切入点的社交平台
猎云网(微信:ilieyun)(文/周丽梅)
通过一个平台便能出售任何的“商品”,包括时间、技能、甚至是陪人聊天等。时下,这种依靠时间出售与技能交易的社交方式受到了越来越多用户的青睐,正如今天要介绍的“友求”也是瞄准了这个市场。
据了解,友求是一款基于职业与技能标签为基础的生活互助类社交平台,目前Andriod版App已上线。友求创始人许子腾告诉记者,在生活中想要去求助一个人来解决问题时,往往需要耗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即使现在有很多公司针对细分领域做了应用来解决用户的棘手难题,但还是远远满足不了用户的即时需求。那么这些问题,友求是如何解决的?
友求以社交平台为基础,突出职业与技能标签的重要性,再以出售服务为切入点,用户在聊天框里输入求助信息的同时便将报价一并发送给其它用户,通过交流筛选合适的用户,完成工作后用户只需确认完成再到评价评分即可。据了解,友求平台主要用户群体来源学生、职员、专业技术人员、自自由职业者、务工人员、退休等不同年龄层、职业的用户,职业的多样性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解决问题的及时性。
另外,友求也是一个可以适应N+场景的平台,针对不同的场景进行社交。如在线问诊就找医生、懒人吃饭就找厨师、不想走路就找司机、 外地旅游就找导游、找房看房就找经纪人、打扫卫生就找保洁等。
许子腾说,友求是在做人与人的链接,用户不仅可以出售自身的技能赚取外快, 还可在平台内通过有偿互助,查看身边的陌生人人脉,向陌生人发起求助,认识更多陌生的朋友。最终,友求还是以社交为主,服务为辅,通过不断吸收用户,培养用户有偿服务习惯。
目前市场上主打时间出售与技能交易的平台很多,如约单、快约、空格等。与之不同的是,友求突出了平台上用户的职业和技能标签,并且以此涵盖了用户不同的生活场景,使之不论是线上亦或是线下,用户之间的交流互动会更加的频繁,这样的方式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交易的效率。
商业模式上,友求用户可通过充值会员,提高赚钱的几率。另外,除了会员制度,友求也会通过增值服务盈利。据了解,针对不同的环节,友求也会有不同的盈利点。例如,聊天环节,特定的表情、互动游戏、赠送礼物等需要付一定的费用;服务环节中,可通过薪酬托管、保证金、佣金抽成等;附近环节中,广告、照片、活动等。
据了解,友求正在寻找天使轮融资。
-
技能
掌握这5个社交媒体技能,让你的职业生涯更顺
他们是在Facebook上长大的一代,有些人离开网络甚至根本就不了解这个世界,他们把自己的生活巨细无遗地发布在Instagram上,而且他们了解新闻也不是通过电视,而是通过Twitter。
但是在如何使用社交网络来工作这个问题上,千禧一代(也就是80后和90后们)的无知程度却到了惊人、甚至是危险的地步。美国雪域大学S.I.钮豪斯公共传播学院(SyracuseUniversity’sS.I.NewhouseSchool of Public Communications)授教授威廉•沃德说:“一个人生于社交媒体年代,并不意味着他就是运用社交媒体工作的专家。这就好比说,我从小玩传真机,但它并不会让我成为一个商业专家。”
沃德在雪域大学主讲一系列受到学生普遍欢迎的本科和研究生课程,他在Twitter上有13500名粉丝。他认为,千禧一代缺乏不少重要领域上的知识。虽然他们擅于在社交网络上联络自己已经认识的人,但是他们往往很难识别出Twitter、Facebook、商务社交网站LinkedIn和图片分享网站Instagram等社交网站上的职业机会和陷阱。
“八零后”们身上往往还带着其它一些标签,比如理想主义、自以为是、急功近利、渴望认同等等,这些都可能在工作上给他们带来麻烦。沃德指出:“很多企业招聘千 禧一代是因为觉得他们肯定擅长社交媒体。结果他们的老板沮丧地发现,这些人并没有掌握这些技能。”沃德还指出,企业对八零后员工社交媒体技能的期望往往要 高于年长的员工。 对于学生和初入职场的毕业生来说,学习一些社交媒体技能完全有必要。事业心强的八零后们尤其要重温一下以下五个社交媒体技能:
1知道什么时候按下删除键
去年九月,商业新闻网站Business Insider的技术总监帕克斯•迪克金森因为自己发表在私人Twitter账户上的言论而被东家开除,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迪克金森在Twitter上发表的关于女性和少数族裔的言论的确非常无礼,但是这个案例也暗示了一个更大的问题。八零后们有时意识不到个人言论有时也会造成职业上的影响。Twitter、Facebook等社交网络都是大型公众平台,你在上面发表的言论经常会反馈到老板的耳朵里。迪克金森的事例表明,很少有哪个公司愿意把自己和种族歧视或其它歧视性的内容联系在一块儿,哪怕你的本意只是讲个笑话。
2用社交媒体节省时间
据科技类求职网站Salary.com去年的一项调查显示,人们在工作时间最经常上的私人网站是Facebook。随着社交网站的繁荣,现在大家上班时不仅要上Facebook,还会刷Twitter和Instagram,社交媒体很有潜力成为职场的时间杀手。但同时社交媒体也可以节省工作时间。麦肯锡公司(McKinsey)最近的一份报告指出,社交媒体的内部协作能力有可能为企业界节省高达1.3万亿美元的资金。比如像Yammer这样的内部社交网络可以让员工组成虚拟的工作组,在信息板上进行沟通。员工们在协作时不再需要无穷无尽的邮件往来,而是可以持续在信息流上发布或回复消息。虽然这些都不是什么革命性的新技术,但是八零后和九零后们在如何在企业内部使用社交网络这个问题上,眼前仍然是一团黑。
3明白怎样分析数据
八零后们对什么东西在社交渠道上能火有一种天生的理解(看看那些小猫GIF动画的走红就知道了),但是要想把哪些东西能火、哪些东西不能火量化出来就是另一回事了。微博营销活动的成功应该拿什么来衡量?转发、引用、回复、引荐流量还是客户人数?在Facebook上发贴的最好时机是几点,隔多长时间发一次贴最合适?研究这些数据最好的分析工具是什么?虽然社交媒体本质上在于人的沟通,但它同时也是一个收集数据、利用数据改善业绩的平台。知不知道应该寻找哪种数据、在哪寻找数据、如何分析数据,就决定了你究竟是专家还是普通的社交媒体爱好者。
4整合多个社交媒体平台
有的人是Twitter大师,或者在LinkedIn上有大量粉丝。但是真正的人才是那些擅于整合运用不同平台,同时明白每一种平台主要针对哪一块市场的人。比如Instagram和YouTube这种以视觉为主的网络越来越受耐克(Nike)、红牛、梅塞德斯奔驰等品牌的青睐。比较简单的图像和视频则主打那些传统的文字型社交网络(比如Facebook和Twitter)。消费者们通过这些社交网站的链接进入公司的博客或主页,然后进一步陷入更深的销售漏斗。同时横跨各平台的统一的主题标签有助于统一和追踪总体的营销活动。即便是在社交媒体上造诣颇深的八零后,往往也不明白整合不同社交媒体平台所能带来的倍增效用。
5以职业姿态在社交媒体上拓展人脉
等到八零后和九零后们迈出校门的时候,很多人都在LinkedIn的个人资料栏里如实填写了自己的兼职经历、实习经历、课外活动和学业成绩等等。但是LinkedIn在找工作上最强大的能力却经常被人忽视了:有些招聘经理或者CEO虽然一般没办法直接联系上,但中间只要经过一层或两层中间人就能“攀”上关系。比如这个网站有一项叫做InMail的付费服务,让用户可以向全网2.77亿名用户中的任何一个人直接发送邮件。真正有进取心的求职者可以直接拿下理查德•布兰森、比尔•盖茨或者狄巴克•乔布拉这样的“大鱼”,直接向他们的邮箱投递简历。八零后们都有一颗“驿动的心”——总是在找下一个工作机会。所以如果你当你想“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时候,不妨把这一招记在心里。
当然,要掌握这些技术可不是吃快餐,很多社交网络的忌讳也不是只有八零后和九零后才犯。沃德说:“真正的问题是,我们希望人们学会这些技能,却不提供任何培 训。”随着社交平台的数量越来越多,使用方式越来越复杂,让任何人——哪怕是最紧跟潮流的人,能不加培训就掌握这些知识,无疑不合情理。 对于在激烈的就业市场中竞争的千禧一代们来说,这些在十年前还闻所未闻的知识可能就决定了他们能否找到、保住一份工作。沃德说:“能以一种整合的、战略性的方法,专业地使用数码和社交媒体的学生……具有一种优势,他们能获得更好的就业和实习机会……”
【文章来源:199it】
扫一扫 加微信
hrtech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