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创
    针对企业领域的流程协作,轻流要通过“自定义化”让企业减少重复劳动 流程管理是一个很传统的行业,所谓“企业信息化”,数千亿的市场规模。但在这个行业中,更多的不是传承而是变革。不仅仅是把传统的东西搬到云上、搬到移动端。而更是需要通过新的方式进一步提升员工主观能动性和工作效率。 记者近日接触到的产品是一款流程化的协作工具——轻流。产品的创始人薄智元认为:“轻流与现有的OA系统或钉钉这类平台都不一样,我们更偏向于协作的性质,需要参与到流程业务的主要人员加入进来即可,并不需要公司的全部人员加入进来。比如一个‘售后管理流程’,可能只需要公司的某部分人员加入进来进行协作,并不需要全部的人员加入进来”。 产品有何特点? 薄智元说:“既然是一款工具,那么轻流重要的特点就是‘自定义化’,简单来说就是希望能够打造业务流程由业务人员去创建,而不需要IT支持的产品,所以轻流的核心是团队自主研发的—流程引擎”。 舍弃了原有笨重的流程引擎和PC端的插件,自主研发了一套符合国际工作流标准要求的流程引擎 大道至简,轻流认为SAAS不仅是把原有的东西搬到云上,而是需要通过互联网的思维和产品设计简化用户的操作,提升用户体验。 引擎的自由度是轻流的追求。目前能够达到自由的删减和变更流程,因为团队在客户使用的过程中发现,尤其是轻流所针对的中小企业用户,他们的流程是需要不断优化和更新完善的。 作为一款to B的产品,所针对的客户并不是单一的个体,而是一个协作群体。薄智元说:“我们上周推出的产品是基于之前的产品线的迭代和更新,之前平台的企业级客户有三百余家,我们发现其实很多都是高级经理级别的,并不一定是这个公司的老板。这就是一种“自下而上”流程化协作方式。 与“钉钉”这样的大佬级产品不同,对于轻流而言,只有低的使用门槛和差异化,才能够找到我们合适的领域和市场。流程是企业里面人与人、人与数据、数据与数据的连接。人与人之间的连接,不再是“管理”,而是“协作”,人与数据的连接会拥有更大的自主性,每个人可以获得最全面的数据,而这个数据是可以通过自定义业务流程而实现。数据与数的连接是我们未来的重要突破,也就是让数据自主的完成传递,而减少人的重复劳动”。 产品的使用以及具体操作 对于创建者而言,需要通过创建信息表、设定信息表的流转条件和流程、再对流转的节点进行权限的设定。为此,轻流提供了二十多个不同行业的模板,也可以让用户在对“流程”有概念之前有充分的参考,同时也能在参考的基础上根据企业实际需求再进行修改。 创建好流程之后,最重要的是协作使用。每一个协作人都有一个应用看板和数据列表,能够看到待办事项、流程中、参与的事项、已完成的事项等。同时在未来会重点做用户的Dashboard和报表的可视化,希望“流程化”协作,能为每一个人提升效率。而不仅仅是完成OA中审批等管理支持流程。 据悉,轻流目前的盈利模式是通过订阅式,也就是年费的形式,根据附加值功能和使用量的不同暂时区分了两个版本。之后或许会按企业人数来进行收费。 融资方面,2016年6月份拿到了第一笔种子轮融资。产品经历了两次大的更迭和探索,“轻流”上线一周,已经有了将近50家企业用户的使用意向。目前正在天使轮募资中,预计募资300万元,希望能够更快速的占领市场,并且进一步加速产品的研发迭代。 最后,薄智元表示,未来也希望轻流能够在数据可视化、自动化、智能化等方面有进一步的探索。同时团队也会把流程引擎进行打包,通过技术驱动一些垂直行业领域的SaaS,让产品能够更好地服务客户。
    新创
    2017年07月31日
  • 新创
    日程+待办+记事+纪念日,微约日历基于麦肯锡时间管理理念帮助多人共享日程 时间管理恐怕是当今追求效率的人们最为重视的问题之一了,用一套好的工具安排自己的时间尚且勉强,更别提和别人共享日程。但随着人与人的连接日益密切、协作越来越繁杂,两个人及多人以上的时间管理变得越来越有必要。尤其加上移动化普及,碎片化时间变多,这种需求开始被重视。 现在约会、约时间还停留在微信、短信、电话等传统渠道;而且多渠道并没有进行统一的整合,出现的一种状况就是在微信、QQ、短信等处搜集时间信息,然后统一整理到个人日程当中;如果再来一个人约时间,就需要翻开自己的日程以确认,麻烦不说,还会经常出错,比如约重时间这样尴尬的事情。 微约日历是最近接触的团队日程共享APP,需要时间协作的好友间,可以通过互相公开日程安排的方式,来了解双方的工作进度和忙闲时段,实现高效协同;同时,微约日历支持多人提醒功能,一人创建日程后,可邀请微约日历好友和微信好友参与,对方接受后会自动添加该日程,实现全员提醒,方便团队内部发起会议、培训、活动等事项;对于紧密协作的老板和助理、亲友间,还可以设置权限,允许对方直接为自己建提醒。 微约日历现在打通了微信,可直接在微约日历的公众号里用语音创建日程,或把约时间的相关信息复制后发到微约日历公众号,系统会自动识别关键信息,智能建日程,并同步到APP里。用户也可以从客户端分享日程到微信,邀请微信好友参与会议/活动,目前正在开发多时区功能,便于不同国家团队的时间共享需求。 市场上解决相近需求的有三类产品:第一类是国外的 Google calender 和 Outlook。但谷歌被墙,国内用户即使使用,也会经常被不稳定的网络限制使用,而共享功能更是得保证想要共享的那个人也翻了墙才行;Outlook 本质上是一款邮箱客户端,只是附带了日程安排,使用场景只局限在办公领域。且免费版的Outlook 只能给他人发送自己的日历,对方无法进一步编辑,如果要编辑就必须安装昂贵的 Exchange,令大部分人无法进一步享受便利。 第二类是嵌在各种 SAAS 软件里,作为功能强大、流程复杂的企业服务软件的一个不重要的分支功能。时间管理以及日程时间共享功能也不完善,且不够轻巧,大多不能跨组织间使用,如泛微、钉钉等。 第三类是一些共享日程的软件,本质是解决多人提醒问题。例如国外的自带 meet 键盘输入法的多平台免费日历 sunrise(后被微软1亿美金收购),智能会议日历 Tempo Smart Calendar(后被salesforce收购),共享日历 timetree,日程安排AI小助手x.ai等等。 目前微约日历注册用户有80多万,每天有10%左右的用户把微约日历分享给自己的同事、朋友; 新增用户中,每天9%来自于好友推荐; 周活用户里,有约30%的用户连续使用5周以上,获得了最美应用、小众软件、知乎、简书小米、华为、360、应用宝等推荐。 产品于去年9月份正式上线,还没开始做大量推广,目前用户基本靠自然增长和朋友同事间的推荐。微约日历希望将来可以自然成长为平台,接入更多生活讯息以及本地信息。 微约日历现在团队一共15人,CEO 王敏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企业管理专业,十余年市场营销管理经验;CTO 常晓晖是前阿里巴巴高级技术专家;运营总监谢琼曾从0开始运营千万级用户量的图片社交 App。公司去年拿到了中微子投资的500万天使轮。 来源:36氪 ,作者:韩旭,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36kr.com/p/5084143.html
    新创
    2017年07月28日
  • 新创
    面向数亿职场人士,“职得看”利用知识图谱实现精准个性化资讯推荐 在资讯过载时代,个性化推荐确实是一个为用户节省时间的重要机制。市场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资讯应用,比如今日头条、看荐、即刻等。 今日头条使用了推荐算法,根据用户过往的阅读行为作为用户兴趣,进行内容推荐,多有重复和冗杂;一点资讯在算法基础上增加了订阅的规则,提升推荐准确度。看荐除了使用算法,还将人工甄别引入到个性化推荐的链条中。 不过在AiLingual创始人吴羽君看来,市面上缺乏面向职场人士的更为专业的资讯应用。同时,现有的个性推荐缺乏拓展性,无法挖掘用户潜在的兴趣点。 因此拥有Google工作背景的吴羽君,联合斯坦福大学硕士林咏为创立了AiLingual,并着手开发面向职场人士+大学生的拥有个性化推荐功能的资讯应用“职得看”。 说起“个性推荐”,今日头条是国内当仁不让的先行者。今日头条的推荐算法,是使用“协同过滤”技术提取用户兴趣的特征,然后和相应内容进行匹配。“协同过滤”主要依据的是用户或者项之间的相似性,即在海量的用户中发掘出一小部分和你品位比较类似的,在协同过滤中,这些用户成为邻居,然后根据他们喜欢的其他东西组织成一个排序的目录作为推荐给你。早期的今日头条通过预装获得了巨大的用户基础,因此“协同过滤”技术路线是走得通的。 在没有足够的用户量基础上,AiLingual选择建立知识图谱来推测用户可能感兴趣的话题,并做相关性的推荐。知识图谱可以看作是一种复杂的树状图,每个节点表示现实世界中存在的“实体”,每条边为实体与实体之间的“关系”。知识图谱提供了从“关系”的角度去分析问题的能力。 吴羽君表示,由于很多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都是未经处理过的非结构化数据,因此需要掌握机器学习、数据挖掘、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从这些非结构化数据中提取出有价值的信息。此外对团队的知识推理能力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AiLingual自去年底开始着手建立“科技互联网”相关的知识图谱,对2500万+个实体、7万+的话题、700+的互联网科技相关专题进行了清洗、筛选,最终完成了上万个实体的知识图谱的建立。 梳理出这些实体间的关系,除了可以进行相关内容的推荐,还可以帮助用户挖掘和推荐他们潜在的感兴趣的话题。吴羽君举了个例子:比如实体“A”和实体“B”看似不相关,但其实是有一定强逻辑关联的。一个关注了大量A话题的读者,我们会尝试给他推荐B话题相关的内容,看看是否会引起他的关注和兴趣。 知识图谱的建成后,吴羽君团队也是通过内容提取(关键词匹配、内容分析等)做机器学习,将话题和文章对应起来。吴羽君告诉36氪,现在的匹配精确度大概能达到80%-90%。未来随着算法的优化和内容量的增加,匹配精度也将提升。同时,团队也在拓展除科技互联网外的其他领域内容,并不断加入新的实体。 用户也可以以专题形式定制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职得看”上现有包括15个领域的大量专题内容,每个专题包括相关的资讯、观点、深度报告、音频、视频等。 吴羽君告诉记者,他们监测了绝大多数的科技互联网内容源,包括相关的网站、上千个微信公众号、知乎专栏、海内外博客等。未来还将拓展至除科技互联网外的其他知识领域,预期可以覆盖几亿的职场人士和大学生。 职得看现在有几百个核心用户,这些用户可以对推荐的内容是否满意进行多维度评判,从而帮助职得看调整和优化知识图谱结构或是内容提取算法。普通用户则是通过其是否对推荐的文章进行了阅读、浏览时间、是否分享了、收藏了等方式来进行正负反馈的判断。 不过APP的平均获客成本高是众多公司面临的挑战。吴羽君表示,他们还是着重在目标人群关注的地方推广产品,比如通过在知乎、简书上产出内容进行用户转化,以及基于产品本身功能结合社会热点做一些活动。 在盈利方面,吴羽君表示2C业务主要是通过广告或是专栏订阅等内容付费服务进行盈利。此外,职得看的内容推荐功能也可以通过API接口接入智能音箱系统中,为用户提供音频内容,在拓展盈利途径的同时,还可以扩大用户量。音频来源除了已有的音频内容,吴羽君还计划自行产出音频内容。 公司于去年获得了峰瑞资本数百万元的天使轮投资,8月份将开启Pre-A轮融资,主要用于团队的拓展、APP迭代和推广。 职得看的核心团队成员毕业于斯坦福,CMU,清华,北大,交大,拥有Google、Uber、搜狗等科技公司工作背景。创始人吴羽君曾任棕榈大道联合创始人& CTO,负责搭建稳定可规模化的服务器系统。曾在Google NestLabs担任UX工程师,有丰富的全栈开发经验。同时还入选了2017 Forbes 30 under 30 China。联合创始人林咏为斯坦福大学硕士,在硅谷明星企业Lark担任首席iOS工程师4年多,同时也是连续创业者。 来源:36氪,作者:希大,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36kr.com/p/5085370.html
    新创
    2017年07月28日
  • 新创
    从ps单品切入在线职业教育 巧课要做学练合一的培训软件 据速途研究院发布的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互联网教育市场规模突破1500亿元,并预计2017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000亿元,在线教育用户规模也将突破1.3亿。 巧课就是一款从PS单品切入在线职业教育的培训软件。传统软件学习模式多是采用录播视频、图文解说以及线上授课的方式,将学与练的场景区隔开,实地演练效率较低,学员易忘记操作步骤。部分软件提供模拟指路式的实验教学,但模拟软件中的教学场景与实际操作难免有所出入。巧课开创的真实软件教学场景,可让学员直接在PS软件中学习,统一学练场景。 起初,巧课的创始团队是做设计类直播培训的,已累积上百人教师资源。考虑到直播教学受限因素较多,于去年二月份开始筹备转型。巧课创始人罗辉明向36氪表示,直播教学对老师时间要求较高,而在线软件培训模式是录播模式,解放教师端的时间,课程包价格也低于直播课堂收费。 老师可断点录制操作教程,录制过程中无需语音讲解,系统会根据教程自动合成,降低老师的使用门槛。老师操作一遍即可录制成教程。该教学软件适配不同版本系统,像导航仪一样引导学员在PS软件中一步步操作,增加学员参与感。此外,该软件还有实景演示模式,即学生不用动手,由巧课软件在学员的PS系统中自主操作。课后会给学员布置练习任务,由线上老师点评,开放在线问答功能及时解惑。 巧课目前教学体系分为微课程和套餐课程两部分。微课程又包括软件基础、磨皮美化、创意合成、按钮文字等四部分。套餐课程以时段划分为30、60和90天基础班,售价80——240元不等,在线购买价格为30——90元。转型后的巧课于今年5月份进行了众筹预测,客单价约为100元。现阶段巧课仅限于windows版本ps系统,目前仍处于优化迭代期以提高产品兼容性。 盈利模式方面,巧课目前主要通过讲师合作分成以及课程付费变现,后期可能会与招聘网站和威客网站合作,开设流量入口。为此类网站对接专业型人才。 团队CEO罗辉明2008-2016年创办在线直播培训网站“一网学”,已有8年在线直播培训经验,培训超过5000名学员,合作上百名老师。巧课已申请专利,目前处于实审阶段。 来源:36氪 ,作者:毕果,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36kr.com/p/5083729.html
    新创
    2017年07月25日
  • 新创
    把实习经历做成的简历,“招兵买马”想用全新方式为企业招人 目前的大学生就业市场,貌似人人唱衰。但在招兵买马创始人代坤看来,不是工作不好找,而是学生对就业市场认知存在问题。一些没有参加过社会实践、企业实习的学生,对企业的求职信息都是很模糊的,并不知道该企业的岗位需求是什么,也不了解市面行情。很多没有工作经历的学生,面对招聘单位,开口就要一个不太现实的薪资水平。 招聘方当然也存在痛点,不清楚学生的实际能力,当然可以凭借学生的成绩单知晓学生在校的学习情况,但是否具有特定岗位所需的特定需求,招聘方无从知晓。用简历?那都是学生自己写的,真实情况也无从查证。 招兵买马,是创始人代坤于15年底所创办的项目,项目最开始的思路是给学生打造“兼职”电子档案,即学生每做一份兼职,每参加一次培训,“招兵买马”都会记录在案,大学四年后,会形成一套完备的电子档案。呈递给学生,再由学生交给企业。于今年5月份,该模式停产,据创始人代坤所讲,是因为所做的简历和企业不匹配,学生像无头苍蝇一样无目的参加实践,到头来仍然和企业所要求的不符,在近一年的时间里,缴纳会员费的学生屈指可数。 该项目于今年5月份改版,目前平台上有3种想招人的企业,第一种是想招全职的企业,第二种是想招兼职的企业,第三种是想利用校园推广自己品牌的企业。 企业在发布正式岗位时,必须给学生设定需要完成的任务,比如有企业发布客服专员职位。学生若想得到此次面试机会,必须参与销售相关的实践一次,销售相关的培训一次(职位级别越高,要求参与的实习和培训次数也就越多)。每个职位,必须付出9.9元的“诚意保障金”,方可进行“练级”,企业所要求的实习、培训,都可在招兵买马的平台上找到,会有记录条记录进度。 按照企业要求参加完指定的培训后,即可获得面试机会,若最终成功得到该岗位,需给招兵买马缴纳500元费用。如果完成任务却未能获得面试机会,9.9元的费用会退还给学生。跟之前的思路相同,每名学生完成任务后,都会形成一套自己的电子档案。 当平台累计了足够多的学生数据后,金融机构可以用该数据作为参考,向学生提供贷款。 自五月初发布新功能以来,企业在平台上发布200多个岗位,400个学生报名,还没开始施行上述的一系列缴费功能,目前该项目只在沈阳运营。 来源:36氪 ,作者:徐宇,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36kr.com/p/5084439.html
    新创
    2017年07月21日
  • 新创
    滴加科技:通过SAAS服务教育行业B端,让C端用户迅速找到培训机构 中国教育产业日益壮大,据最新相关报告称,中国教育产业总体规模将在5年内实现翻倍,即从2015年的1.6万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3万亿元。另外,随着我国人口结构的改变,也在推进社会商业结构的改变。大量的80后成为中产阶级,儿童教育支出占家庭收入的30%-50%,而且在逐年递增。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和90后的成长,80后与90后对下一代的教育关注有望使得教育成为国民排名靠前的产业。 市场与机遇虽然巨大,但是中小传统教育机构要抓住这个“风口”挑战巨大,并受到互联网巨头教育布局和教育巨头互联网转型的夹击。除此之外,对于C端用户在茫茫多的培训机构中如何找到一家“靠谱的”机构、如何选择一位名师等,已经成为C端用户头疼的问题。 今天猎云网要介绍的是在互联网风潮下针对中小型教育机构服务的滴加科技,滴加科技想通过自主研发的教务管理系统、滴加课堂、滴加APP为B端服务的同时解决C端用户的痛点。 具体地说,滴加科技为中小型培训机构开发了统一的教务管理系统,并免费给这些培训机构使用,这套系统主要作用是为这些机构增强互联网属性、沟通属性和盈利属性,目前已经有30多家机构在使用,这些机构主要分布在陕西、成都、甘肃等西部地区;除此之外滴加科技以微信公众号为入口开发了滴加课堂并开放端口,每个合作的培训机构都可以通过滴加课堂开设视频直播或者录播课程。目前滴加课堂也有30多个机构入驻,创始人薛小刚告诉猎云网,不到半年这些培训机构的销售额达500万左右;除了以上两个产品外,滴加科技还开发了自己的培训机构聚合APP,将一些教育培训机构聚合到APP端,解决C端用户的痛点。 可以看得出来,滴加科技通过其3个产品完成教育培训机构—平台—用户的完整闭环,其运营模式主要是以滴加校务管理系统及滴加课堂公众号系统为依托,支撑众多的机构,促使机构自愿提供高质量课程,通过前两个产品的引流让滴加教育平台聚合了众多机构和众多优质课程,从而共享用户资源。 猎云网了解到市场上同类型的产品跟谁学、腾讯课堂等都是以名师个人为主要依托点,着力开发去机构化的互联网教育,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教育培训机构不愿意入驻这些平台。而滴加科技侧重点在于帮助机构发展成长,为机构免费提供完全属于自己的互联网产品和渠道,相比之下教育培训机构更愿意入驻滴加科技。 盈利方面,滴加科技暂时是将所有的产品免费给B端和C端使用,主要的盈利模式是机构入驻平台,平台会收取一定的平台使用费用;其次是流量费和广告费;最后是教育培训机构的视频课程收费。 团队方面,滴加科技的核心团队现有8人,创始人薛小刚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拥有8年互联网从业经验,曾在腾讯、华为等公司工作,是位连续创业者。联合创始人何自彦,有12年研发工作经验,对研发运维有深入的理解。联合创始人薛天勇拥有15年市场从业经验,是成都教育圈内知名人士。联合创始人李全全有12年商业运作经验,曾创办旅游公司,年营业额最高达1000万。联合创始人薛佳佳毕业于河南工业大学,有5年工作经验,主要从事技术研发方面。联合创始人魏小山是星地培训学校创始人,有8年办学经验,深耕培训办学领域。联合创始人童虎山是新宏志教育创始人,有5年办学经验,对中小学培训市场有深入的理解。联合创始人党宏武是前DX副总裁,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对教育行业有深刻理解。 据悉,滴加科技已经完成天使轮融资融资,正在寻找下一轮PrA1000万—2000万融资,出让股份13%—25%,主要用于市场推广和软件开发维护。薛小刚希望投资方是教育行业内的投资方或者教育产业链方向的投资。 值得一提的是,在过去的一年里,互联网教育发生了一些变化值得我们注意:一方面,低付费率的 O2O 浪潮褪去,在线教育转向与人工智能、AI 等技术融合,乂学、Knewton 等自适应教育的产品进入到我们的视野;另一方面,k12 阶段少儿英语市场的刚需,让 VIPKID、哒哒们尝到了在线教育的甜头;此外,创客教育、STEAM 教育等科学素质类教育也正逐渐兴起。 【猎云网(微信:ilieyun)西安】7月18日报道(文/贺鹏)
    新创
    2017年07月19日
  • 新创
    毙考题:要做针对专业人才的智能应考平台 人的一生,从出生就伴随着竞争的压力,古人采取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方式来考核一个人是否应该被淘汰,而现代人更多的是采用各种考试来进行“优劣的分类”。 其实,人永远都会面临考试。考试既然如同家常便饭,那又何需那么紧张呢?与其那么紧张考试,不如认真学习一下如何应对考试。猎云网近日接触到的“毙考题”想针对职业考试做智能学习平台,可行性有多大? 创始人崔一曼在2016年创办毙考题,同年毙考题便获得了爱奇艺教育盛典年度最具创新教育品牌奖,目前用户已超过10万+。她认为,毙考题的出现可以解决目前市场上鱼龙混杂的培训情况,能够给学员提供最准确的备考的资料和内容,比如说,应试教育中的填鸭式教学和老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的这种经验式教学模式,其实都是不科学的,真正的学习应该是有针对性的。 据悉,毙考题主要具备以下几大特点,一是碎片化学习,利用有限的时间来进行知识量的累积;二是毙考题本身紧扣历年考试大纲、精编章节考点,再通过大数据分析历年真题,精选出高频精华考点,让备考更有针对性;三是每个考点都有精研的考点练习,科学检测考点掌握情况。 其次是题库模测,通过历年真题汇总,真实模拟实际应试环境,每次测试随机出题,查漏补缺,掌握情况一目了然;错题本,每道错题的解析均会列明涉及考点,点击考点即可学习相应的考点;毙考题也提供问答功能,支持学员与学员、老师与学员之间的互动。 崔一曼向记者透露,毙考题师资团队主要由题库研发组、专业讲师组、课程顾问组三大部门构成。题库研发组,由华南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等专业老师带队研发,专研考试命题走向,熟谙考试命题规律,创立六大模考题库,以高命中的押题帮助学员通过考试;专业讲师组,重点大学专业科班出身,有着超过5年的丰富教学经验,注重答题、解题思路和技巧的归纳总结,有独特的教学辅导方式,生动形象的课堂气氛深受学生欢迎;课程顾问组:成员均来自中华会计网校、新东方等教育行业的精英人士。向学员提供专业的课程体系讲解,根据学员需求制定个性化,专业化的学习课程。同时提供职业规划、就业指导等帮助。 盈利方式主要是以学员充值和vip付费用户两方面来完成的。 融资方面目前正在积极筹备第一轮融资。 谈到未来发展方向,崔一曼表示,之后毙考题还是会集中的做考点,由此来深化学员学习效果,也能让学员通过毙考题能够学习的更有效率、更有质量,其次是会拓展到更智能的领域,具体内容目前还不方便透露。 【猎云网(微信:ilieyun)成都】7月18日报道(文/张淑英)
    新创
    2017年07月19日
  • 新创
    Google做ATS服务了。。刚宣布推出了一个与G Suite集成的新招聘应用程序,直白点讲就是GOOGLE做ATS服务了 还记得5月份Google 发布了 job.google.com 的招聘求职服务吗?不记得可以点击这里http://www.hrtechchina.com/16934.html 现在更进一步了,GOOGLE发布了G Suite的招聘应用套件,把服务更进一步的推进了!将近300万的企业用户可以直接使用google招聘管理服务了。简单讲就是推出ATS 服务了·~~ 详细可以访问:http://hire.google.com 小编看了下这个是一个标准的利用gmail 、google Calendar  ,google sheets来组成的一个简易的服务。 目前1000人以下的公司可以使用。     It’s no secret that attracting top talent is a key driver of business success. But whether you’re looking to recruit a business analyst, bring on an assistant or hire an experienced auto mechanic, building the right teams with the right talent takes time and money. According to a study by Bersin by Deloitte, it takes an average of 52 days to fill an open position and costs about $4,000 to interview, schedule and assess each candidate. At the end of the day, that adds up. Now, Hire–an app designed to help small and medium businesses recruit more effectively–can help. Recruit better using Hire and G Suite Hire makes it easy for you to identify talent, build strong candidate relationships and efficiently manage the interview process end-to-end. It integrates seamlessly with G Suite apps like Gmail and Google Calendar, which more than 3 million businesses use, many of them to drive recruiting efforts. 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Hire, customers now have a hiring app alongside G Suite’s familiar, easy-to-use tools that can help them run an efficient recruiting process. Hire and G Suite are made to work well together so recruiting team members can focus on their top priorities instead of wasting time copy-pasting across tools. For example, you can: Communicate with candidates in Gmail or Hire and your emails will sync automatically in both. Schedule interviews in Hire with visibility into an interviewer's schedule from Calendar. Hire also automatically includes important details in Calendar invites, like contact information, the full interview schedule and what questions each interviewer should focus on. Track candidate pipeline in Hire, and then analyze and visualize the data in Sheets. Making intuitive recruiting software for your business A lot of tools that employees rely on at work are clunky, unintuitive and hard to learn—endless configuration options, tables and lists and mind-numbing data entry. The Hire product team set out to change that. With a mindset of “less is more,” the team conducted hundreds of user-testing sessions and worked with early adopter customers for more than a year to simplify and optimize every aspect of the user experience. How Hire makes it easy for Brad’s Deals to recruit Brad’s Deals is a free service that compares online prices to help consumers find the best deals.  As a growing organization, recruiting is a top priority for the company. With more than 260 active candidates in their pipeline, Brad’s Deals uses Hire to share candidate information, capture feedback from the interviewing team in one place and track interview progress. “Hire’s intuitive and simple UI makes it easy for recruiters, hiring managers or even interviewers to take an active part in the recruiting process,” says Jessica Adams, vice president of Human Resources at Brad’s Deals. “The app’s integration with G Suite enables us to quickly access all candidate communications in one place, efficiently schedule interviews and collaborate to reach a hiring decision quickly." Try Hire today Hire is the latest product offering from Google to address the talent marketplace. In May, we unveiled Google for Jobs, our initiative that's focused on helping both job seekers and employers, across our products and through deep collaboration with the job matching industry. Google Search connects jobseekers to job opportunities from the open and broad ecosystem of providers, including employer listings as well as LinkedIn, Monster, WayUp, DirectEmployers, CareerBuilder, Glassdoor and Facebook. Hire addresses the needs of our G Suite customers—making it easier to hire the right people. Now, all U.S.-based businesses under 1,000 employees that use G Suite can purchase Hire to land the best talent. To learn more, visit http://hire.google.com or request a demo at http://hire.google.com/request-demo/.
    新创
    2017年07月19日
  • 新创
    开开票:一个专门为用户提供报价、发票和收款管理的saas平台   一直以来,发票工作是会计人的一道坎,也是众多企业与财会人员关注的重点。增值税发票怎么抵扣?丢失发票怎么办?如何进行税前扣除? 记者近日接触到的开开票创始人Rock,他认为“开开票”互联网综合服务平台适合于各个行业,因为每个行业每家公司都面临着向客人开具发票进行收款的问题,在国外电脑普通打印的收款单据即我们通常所说的 Invoice 都可直接在财务入账,随着我们国家财税制度的进一步改革,相信普通的收款单据必将成为主流。而且,我们的平台同时满足产品销售型和提供服务型企业,基本涵盖了各行各业,所以前景相当乐观。 谈到开开票的定位,Rock说,开开票是为用户提供从开始报价到开具发票到最后收款的一站式解决方案,帮助用户真正实现电子化票据,告别传统手工方式开具各种报价单、收款用的发票、各项收据等等的做法,让用户从繁琐的单据中解放出来从而专注到自己的主营业务中去。 据悉,开开票目前采用的是saas软件即服务模式,用户购买服务按月付费,平台上有免费版、基础版和高级版,不同的版本功能都是一致的,唯一不同的只是用户每月开具的单据数量的限制。 开开票主要具备三大功能模块,首先是报价模块,一个项目、一份销售,通过一份完整、专业、详细的报价单开始;其次是发票模块,通过开开票将报价单一键转换,减少人为误差;最后是收款模块,通过开开票在线向客人收取款项,以支付宝、微信等方式让用户轻松完成支付程序。 系统主要是为中小企业或自由职业者向客人在线提供报价、发票和收款管理的互联网综合平台。当用户收到客人的询价时,通过开开票,用户在几秒内即可完成一份专业的报价单在线给客人确认,待业务完成准备向客人收款时,再由报价单一键转换为收款用的发票从而在线向客人收款,当然也可单独开具发票直接向客人收款。所有数据都永久性存储在云端数据库供用户随时查看和调用,各种月报表、年报表和账龄分析报表这些强大的数据统计功能让用户即时掌握自己的财务营收状况和及时调整销售策略。整个操作流程十分简单高效,支持电脑、平板和手机等多种终端设备同时在线操作,真正为用户提供从开始报价到开具发票到最后收款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在报价方式上,开开票具有明显的优势。传统方式的报价比如通过 QQ、微信等一些即时通讯软件报价、口头电话报价、邮件报价等专业和可信程度都不高,但通过“开开票”可以迅速创建一份非常专业和正式的报价单呈现给客户进行在线确认,首先从专业和速度上就可以胜人一筹;在收款环节上,传统的做法是从零开始一点一点把收费明细重新列出,有的更以手写收据的形式发给客人,而利用“开开票”可把先前客人已经确认的报价单一键转换生成发票发给客人,客人收到后更可以扫码在线支付。所有数据都永久性存储在云端数据库,当遇到同样的客人或同样的业务时,用户可以稍加改动后马上可以报价给客人或立刻开具发票向客人做收款处理。 盈利方式上,初创阶段的盈利模式主要是靠用户交纳的月费,到积累了一定数量的用户之后,将会依附产品向用户销售,同时还针对企业级用户提供企业级的解决方案。 团队方面,Rock说:“目前团队都是在相关行业有将近 20 年的工作经验,我们由专业的数据库、程序员和前端设计专家组成,运营团队也即将组建完毕。而开开票从概念的提出到平台 Demo 版本的形成也经历了一年多的时间,开发设计过程中不断融入新的思想,并做到与时俱进,整个团队都一起讨论、做市场调研,为了共同的目标即把开开票最好的一面最终呈现给用户。 发展方向上,Rock表示,接下来的三年时间内会将开开票打造成为市值2000万和2000个收费用户的在线开票平台,因为目前针对国内而言,真正意义上的竞品也还不存在,所以也会打造为国内首家集报价、发票和收款为一体的互联网综合服务平台。 【猎云网(微信:ilieyun)成都】7月17日报道(文/张淑英)
    新创
    2017年07月18日
  • 新创
    一款团队文件管理工具,迷你云要如何更好的管理数据? 对于绝大多数用户而言,都曾遇到过数据过多的问题,或者,更为准确地说,当数据复制一如既往、持续不断地生成,需要面对存放和保护这些副本所需的存储问题。通常,我们会对数据进行保持、备份、复制,有时还要进行归档。除此之外,对于产生的过多数据,是否存在一种更好的管理方式? 目前市场上也有不少玩家在解决这类问题,通过帮助用户或者企业实现文件的大容量存储,共享管理,具有简单、快速、安全等特点。最近猎云网接触到的“迷你云”也是一款团队文件管理工具,用户可以通过电脑、网页、手机、Pad等终端随时随地访问文件。 具体而言,迷你云的功能涵盖了照片、视频自动备份、手机可以直接访问电脑的文件等基础的储存、浏览等功能,其它App与迷你云App可相互一键分享文件;其次,迷你云还支持在线播放多种格式的视频,手机也可以直接播放电脑里存储的视频,以及在线浏览多种格式的文档;此外,值得一提的是,迷你云在局域网内免费用,无用户数、存储容量的限制。同时,不在同一网络下,如出差在外也可以访问家、办公室的文件。 在操作步骤上,也较为简单。首先,用户选定主机后,通过迷你云下载与主机对应迷你云服务器软件,解压并运行,出现二维码即可将二维码分享给其他用户,加入该空间后即可实现共享文件。此外,加入空间后成员拥有独立存储目录,相互不影响,管理员可动态调整成员可用容量。而在安全考虑上,迷你云全程SSL,确保不被窃听,并且每个HTTP包都有时效性。 其实,早在此前,迷你云团队便在这块领域深耕已久。此前迷你云一直专注于私有云,但做了多年后,迷你云的CEO 唐建强认为,以往用户之所以没有把最重要的数据放到公有云上,最大的问题在于对公有云没有足够的信任度,但近年来随着安全问题的解决,信任危机随之解除,公有云更大的商业价值逐渐凸显,这也让迷你云会有更大的想象空间。 商业模式上,现阶段用户可免费使用迷你云的基础功能,在基础功能之外,还会有一些附加功能提供给用户,最终按照按年付费的方式支付。 据猎云网了解,目前迷你云已经上线了安卓版和iOS版本,用户量也在持续增长中。同时,迷你云也正式启动了天使轮融资。 【猎云网(微信:ilieyun)成都】7月17日报道(文/周丽梅)
    新创
    2017年07月18日